美國移民家庭給孩子的重要人生課:獨自旅行
來源:http://edu.163.com/15/0602/11/AR3OO5KP00294MA7_4.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旅行可以教會學生什么?在Amanda的故事里,旅行不是指舒適的度假,而是指深入不富裕地區的游歷,這樣的經歷改變了她的性格、教育和身份認同感,也讓她遠離物質文明過盛之下的狹隘。
Amanda出自一個移民美國的厄瓜多爾家庭,其家族傳統是將子女送到故鄉,讓他們獨自旅行,在旅行途中,她面對一個美國之外的真實世界,了解到生活便利并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也讓她對美國之外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AMANDA MACHADO 翻譯/姜之端
當我快15歲的時候,我的父母把我獨自送到厄瓜多爾旅行,那是我父親的出生地。獨自旅行可謂是我的家族傳統,我父母把自己第一代的美國子女送去他們的故鄉。在那里我們將會認識我其他的家族成員,我們會融入到另一種文化里,并且學會一門重要的人生課程--感恩。
這個家庭計劃非常成功。在厄瓜多爾的一個月里,我的性格、教育和身份認同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此后,我非常樂于呆在國外,并且,我在南非開普敦大學完成了學業。
這兩次異國經歷使我成為了終身旅行者,我堅信對于每個美國年輕人而言,去發展中國家旅行就像是完成了一種成長儀式。
通常人們都說,身處不富裕地區的經歷教會了美國人不要把任何事都當作理所當然的。從某種程度而言,這是正確的。在我游歷落后地區的行程中,我經常碰到沒有熱水、空調甚至電的情況。我經常和蜘蛛、蚊子和臭蟲同床共枕。我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甚少按時發車,車子還經常在偏遠地區拋錨。
生活習慣和期待被剝奪之后,我不再抱有“我有擁有任何東西的權利”的觀點。便利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生活有時也會變得難以掌控。但隨后我意識到,這些問題是當地人每天都要面對的,它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系統的問題之后,我未成年時期的旅行抗爭看起來是如此的幼稚和小氣。
但是旅行不僅僅只是教會我對我所擁有的東西感激,它還教會我去考慮為何我生來就有這些東西。我漸漸明白,我所認為的一些必須的東西,在其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種奢侈品;我還意識到,生存物品少我也可以活下來。
我并不需要令人贊嘆的風景、考古學的遺跡或者絕美的沙灘來使我的旅行充滿意義。反而,我收獲到旅行意義的來源是那些和我交流的人們,而非我所做的事情。比如,它們來自一趟12小時的巴士旅行途中,我和一群本地人在休息站共享熱湯;它們來自一場足球比賽中,我和秘魯球迷們一起吃飯;或者來自我和我所住的旅店老板在無間休息時的談話。
當我發現旅行中最棒的時刻是那些隱秘的、私人的愉悅時刻,而非那些物質的、宏大的東西的時候,我意識到原來完滿的生活并不需要很多東西。我原本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我都在重新思考其中的意義。
在旅行之前,我以為那些發展中國家的人都想從我這個美國人身上撈取好處。然而,我卻發現那些地區的人并不認為自己過著缺衣少食的生活。我上次造訪南非的時候,我和LEAP學校(一個為低收入學生提供教育的網站)的執行董事約翰吉爾摩一起工作。
吉爾摩告訴我,他之前去開普敦的一個小鎮的經歷促使了他要在那開辦學校。當時一個本地人帶他參觀了街道然后告訴他,“這是全世界我最喜歡的地方”。
吉爾摩很疑惑便問他,“你為什么這么說?看看這滿墻的涂鴉,地上的垃圾還有坑坑洼洼的路面,為什么呢?”那位本地人回答他說,“不,你要看看這里的人們。”
到這些地方旅行使我意識到“冒險”這件事,我原本擁有的東西在別人看來并不是什么優勢。許多人實際上更喜歡生活在充滿挑戰的國家,而不是像我一樣住在美國,美國的生活似乎缺少了什么。
我在南非遇到的一位職業技術人員告訴我,他曾經拒絕了一個在美國工作的機會,“我從來不想搬到那去,雖然在那我能掙很多錢,但是這的社會氛圍更好。我覺得這里的人們生活得更快樂,我的生活質量才是最關鍵的。”
知名旅行指南作者和電視臺主持人里奇史蒂夫斯在薩隆的采訪里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時刻,當你在旅途中發現并不是人人都擁有一個美國,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夢想。這并不是件壞事,這反而是件好事。”
于我而言,作為一個年輕人,旅行還教會我許多重要的東西,比如為自己的生活做決策。它讓我知道,我經歷過許多的事情和各種觀點都幫助我為自己做出選擇,無論是舒適或者惡劣的環境,我都可以良好地應對。
去年夏天,我志愿擔任了環球掠影項目的領隊,這是一個非贏利性組織舉辦的活動,它讓美國高中畢生們到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共和國和厄瓜多爾進行志愿服務。
我那些來自不同經濟社會背景的學生們參觀了本地博物館、文化中心和商業中心,他們學習到了公平貿易實踐和為非營利組織無償服務。他們像本地農民一樣擠羊奶、背柴火;他們像本地人一樣去城市垃圾處理廠挑選可以回收的垃圾材料,每天掙1美金或2美金;他們還了解到了美國是如何介入尼加拉瓜的政治,了解到許多被政治不穩定所波及的家庭的故事。
很多我的學生坦言道,在他們11年的學習中從來沒有好好了解過尼加拉瓜這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在我旅行之前,我的學校也很少教我非西方國家的人民、歷史和文化,也沒有告訴我美國政治是如何形塑他們的國家。美國歷史課注重于教我們為石油利益作斗爭,而不是我們在國外面對的沖突。
即便大學預修課程也只提供有限的美國和歐洲歷史課程,而把其他地方歷史統歸為世界歷史。由于這種西方視角的課程設置,要了解這些不發達國家的情況,只有深入其中才行。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美國人并沒有去這些地方旅行的計劃。英國人的護照持有率為75%,而美國只有45%,并且根據調查,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從未出過旅行過。當美國人要旅行,他們的首選目的地是歐洲,或者是加勒比海的度假村,那些地方能迎合他們對于奢侈和享受的需求。
我可以想象,如果美國的年輕人只選擇舒適度度假方式,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將會如何變化。那種短期的、消費者導向的“公益”旅行為旅行者提供完善的服務,他們完全不必深入調查旅游目的地的情況或者做長期計劃;而如果他們追求那種真正的旅行方式,他們將接受對我們所認為是“平常”和“真實”事情的挑戰。
幾年前我的父母在送我去厄瓜多爾的時候認為這樣做是有意義的。但是那次旅行不僅僅是教會了我關于文化和感恩的東西,它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改變了我和世界的關系。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美國學生能像我一樣有這樣的經歷。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美國移民家庭
上一篇:地圖告訴你美國移民分布... 下一篇:如何快速獲得美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