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樓市的“逆行者”:愛爾蘭人如何在低谷賺到 20 億美元?
來源:原創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走在波士頓金融區的窄街,你幾乎能在每個街角看到他的印記。
比如 One Liberty Square,他兩年前花4500萬美元買下,翻新大堂、健身房、休閑區后,入住率從 78% → 99%。
再比如 179 Lincoln Street,黑石 2020 年花 1.56 億美元買,他 2023 年只花 7650 萬美元接盤債權。
還有今年的大手筆:99 High Street,32 層大樓,他花 2.27 億美元收下,比 20 年前的成交價還低 17%。
在別人眼里,這是風險;在他眼里,這是機會。
格里尼出生在愛爾蘭利默里克,1995 年背著行李飛到美國。第一份工作是餐廳服務生。運氣很好,他后來進了 哈佛大學基金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再去 普華永道(PwC) 做審計,走上合伙人軌跡。
可他心里一直有個念頭:我要自己干!
2003 年,他用 25 萬美元積蓄,加上 90 萬美元借款,買下馬薩諸塞州切爾西的一棟住宅樓。翻修、賣出,一年賺了幾百萬。那一刻,他嘗到甜頭。
2006 年,他正準備做一個 60 單元的公寓改造項目,突然覺得市場不對勁。于是轉手把樓整棟出租。
一年后,金融危機爆發,樓市崩盤。
“如果我當時堅持改造,現在可能已經在愛爾蘭酒吧打工了。”
——格里尼
正是這份直覺,讓他在低谷期全力買入波士頓的 B 級寫字樓,并借助愛爾蘭“凱爾特之虎”的熱錢,一口氣收了十幾棟樓。
疫情期間,他沒有慌,反而親自跑去見租戶,收租率保持在 97%。
等到 2023 年,他判斷市場開始觸底,于是再次出手,連下幾城:
One Liberty Square
179 Lincoln Street
99 High Street
同行感嘆:當別人逃離寫字樓時,他卻看到了“這一代人的機會”。
只買有潛力的樓:地段好,但缺升級。
加配套:翻新大堂、健身房、咖啡區,租戶自然愿意付更高租金。
3-5 年出手:賣掉或再融資,兌現收益。
用一句話總結:別人嫌棄的,他敢接;別人忽視的,他敢投。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