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的資本大外逃
來源:aaa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金奇 喬納森•惠特利時間:2015/4/3

掃一掃,隨時看
面對經濟衰退、持續10年的高通脹、財政危機和用水配給,逾100萬巴西人上月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腐敗和管理不善。在中國,隨著房價下跌,經濟增長日趨放緩,1000多座鐵礦正走向財務危機。與此同時,俄羅斯愛國民眾正在拋棄本國銀行,把他們的儲蓄兌換成美元。
這些反映世界大型新興市場國家正面臨日益嚴峻困境的畫面,同樣也出現在許多規模較小的新興市場國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幾個非洲國家正遭受財政收入減少和債務增加的困擾。即使是增長動力十足的海灣石油經濟體,由于受到過去半年間油價腰斬至每桶55美元的沖擊,也正在駛入經濟增長慢車道。
雖然我們看到的這些困難局面有著不同的根源,但一個巨大而潛在的趨勢正在為幾乎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塑造一個共同的命運。
2008-09年金融危機之后6年間涌入新興經濟體的國際資本洪流,如今在大多數國家或者已萎縮成為涓涓溪流,或者正回流到發達經濟體去尋找更安全的處所。
200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資本流出
荷蘭國際集團(ING)匯編的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隨著美元走強導致新興市場貨幣陷入疲軟,隨著投資者對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前景越發感到擔憂,15個大型新興經濟體整體而言遭遇了本次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絕對資本外流。與此同時,較低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拉低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
分析師稱,這些趨勢預示著,曾經膨脹至前所未有程度的新興市場債務熱潮如今出現了“大崩盤”。重要的是,除了金融市場之外,脆弱國家的實體經濟以及越來越多預計將陷入債務違約的新興市場企業,也感受到了資本外逃帶來的痛苦。
“世界某些地區現在看起來相當脆弱,”荷蘭國際集團投資管理公司(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新興市場高級策略師馬爾滕-揚•巴庫姆(Maarten-Jan Bakkum)說,“巴西、俄羅斯、哥倫比亞和馬來西亞等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將受到更為嚴重的沖擊,而泰國、中國和土耳其等舉債力度最大的國家,看起來同樣有風險。”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
上一篇:香港房地產價格飛漲,美國佛羅里達邁阿...
下一篇:高關稅背景下中國企業赴美建廠的必要性...